中器寄語
每周行業“碳”秘精選環保熱點資訊,涵蓋新聞速覽、政策解讀、市場洞察、技術前沿及中器動態五大板塊,助您迅速精準把握行業趨勢與機遇。分享中器在環保領域的最新動態或成果亮點,彰顯智造活力,擔當新質使命。
一 新聞速覽
精選本周環保行業熱點新聞,一分鐘快速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01|《2024全球碳中和年度進展報告》重磅發布
10月17日,《2024全球碳中和年度進展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為了系統盤點全球碳中和行動進展,編寫了《2024全球碳中和年度進展報告》。今年的報告是《全球碳中和年度進展報告》的首次年度更新,在2023年報告的基礎上更新完善了“目標-政策-行動-成效”量化指標體系,系統評價了全球197個國家在碳中和承諾、低碳技術、氣候投融資、國際氣候合作等方面的進程,為推動各國深化碳中和轉型、彌合全球碳中和進展與《巴黎協定》溫升目標的差距提供了全面、系統、客觀的信息。
02|生態環境部審議并原則通過若干意見、標準
10月14日,生態環境部①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監管的指導意見》:旨為準確把握生態保護和修復監管的內涵要求和目標任務,科學指導各地開展相關工作;加強統籌協調,履行好統一政策規劃標準制定、統一監測評估、統一監督執法、統一督察問責等職責;立足外部監管、生態公益屬性監管和問題導向性監管,嚴格對所有者、開發者乃至監管者的監管,切實提升生態保護和修復監管水平,保障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筑牢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根基。審議并原則通過②《煉焦化學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③《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旨為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環境與健康安全;推動實現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經濟效益、協同控制污染物的環境效益及減緩全球溫升的氣候效益。
03|10月下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發布
10月15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10月下半月(10月16日—31日)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10月下半月,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北部、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區域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局地部分時段可能出現輕度污染,其他地區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南部、山西局地、遼寧中西部、陜西關中地區部分時段可能出現中度污染,河南中北部部分城市16日可能出現重度污染。受沙塵天氣影響,新疆東部及南部可能出現中度及以上污染。
二 政策解讀
針對本周環保相關政策文件,深入解讀和分析,快速掌握政策影響與機遇。
《上海市推動國際航運燃料綠色轉型工作方案》
《關于全面加強建筑垃圾管理的實施意見》
10月14日,上海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①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推動國際航運燃料綠色轉型工作方案》并指出,綠色航運燃料應用事關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要注重系統謀劃,加強前瞻研究、生產布局、設施建設。要提升服務能級,率先優化“軟環境”,為全球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燃料交易中心。要完善政策規則,深化制度創新,不斷完善綠色燃料加注、儲運、交易等全流程管理制度,產生更多“首創”。持續加強國際合作,加快推動制度、規則和標準銜接,更好服務全球企業。②會議原則同意《關于全面加強建筑垃圾管理的實施意見》并指出,要著力加強建筑垃圾全鏈條全過程閉環管理。要拓展增量,大力提升我市建筑垃圾消納能力。要全方位完善監管體系,源頭管理上,建設中采用更多建筑垃圾減量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運輸過程中,聚焦重點區域時段開展專項整治;末端處置環節,形成管理閉環和執法威懾。要提升管理能力,強化數字、科技賦能,摸清建筑垃圾底數,促進變廢為寶,發展相關產業。各區、部門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多年來,中器躬身踐行守護民生安全,進一步提升生物質液體燃料產學研規模,助力綠色燃料廣泛應用于“陸、海、空”各大領域。中器積極響應上海市建筑垃圾實施意見,創新“勾臂車+集裝箱”智能黃金組合并引進智能自走箱體“惠民解憂”,助力建筑垃圾全鏈條全過程閉環管理,讓清運更透明、更高效、更綠色。
三 市場洞察
環保行業的市場趨勢分析,提出針對性市場洞察建議。
新央企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10月18日,新華社電,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資環集團)正式成立。據了解,這家新組建的中央企業將專門從事資源循環利用,承擔打造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的重要任務。企業注冊資本100億元,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公司成立后,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市場化重組整合國資央企相關資產和業務,同時發揮國有資本放大功能,并購重組行業優秀企業,將企業打造成為覆蓋多個重點再生資源回收品類,集倉儲、加工、配送、以舊換新、標準制定輸出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資環集團將同步設立多家專業化子公司,業務涵蓋線下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和廢鋼回收、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回收和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業務、退役風電和光伏設備回收、廢有色金屬回收以及廢塑料回收加工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扶持行業內其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健康運營,引領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四 技術前沿
介紹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應用,展示低碳環保創新活力。
全球最大、最環保汽車運輸船交付出江
10月18日,目前全球最大級別的汽車滾裝船“禮諾北極光”輪在江蘇南通正式交付。據悉,該汽車滾裝船是目前汽車運輸船領域中首型可使用碳中和燃料的船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最環保的汽車運輸船型;車身全長199.9米,型寬37.6米,型深14.53米,設計吃水9.35米,運載能力達9100車,配備1臺低速雙燃料主機和3臺雙燃料發電機,可使用LNG和常規燃料。
中器著力可再生能源市場應用,重點研發生產可持續生物質燃料,讓餐廚廢棄油脂上天下海,撬動更廣闊的低碳市場。
五 中器動態
中器身躬力行,分享最新動態。
中器率先全面系統開展“垃圾分類和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作為標桿企業積極探索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新路徑,與眾多頭部及新銳咖啡品牌達成戰略合作。將全市數千余家門店咖啡渣通過精細化分類規范回收,統一運往可回收物中轉場域消納處理,從“收集、運輸、處理、循環再利用”形成完整鏈條。
不起眼的咖啡渣是“神奇原料”:
咖啡渣中含有機肥料相似的成分(如氮化物、磷化物、纖維素、半纖維素、粗蛋白、粗脂肪等),作為農作物和有機肥料使用養花堆肥;咖啡渣具有孔納米結構,可制取活性炭吸附除味。
咖啡渣的用途遠不止這些:
被制成可降解水杯、碗筷、紙筆、表帶等各類產品;
混合秸稈等生物基原料制成環保升級板材;
研制咖啡紗做成包包、布料衣物等實現“神奇”價值躍遷。
讓咖啡渣開啟綠金傳奇循環之旅,為地球充值,攜手共建美麗中國宜居樂土。